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官网承建: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备案证号:鲁ICP备09023866号-50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7-17
从一个用淘汰设备起家、除了麦草啥都没有的乡镇小造纸厂,发展到年产值730亿元的中国造纸业龙头企业;在一个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惨烈的行业里屹立不倒。一步步走来,在42年的奋斗中,华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建华带领华泰人创造了一个传奇,奏响了带有独特企业家精神的争气、志气、正气三重奏。
一向谦虚低调的李建华说:没有别的,就是艰苦奋斗,就是为国争光。人生就是执着追求,给国家、给社会、给老百姓干点事儿,这是企业家的本分。
争气:从“告状对象”到“学习榜样”
今年67岁的李建华,至今坚持每天6点前上班。尽管华泰已经建了两栋现代化的写字楼,他和管理人员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楼里办公。这个位于广饶县大王镇潍高路北的小院,就是当年华泰的创业之地。每一棵树,都是创业者们亲手栽植。
1976年,利用一台济西造纸厂淘汰下来的纸机,大王公社筹建造纸厂。当时在王西村大队当会计的李建华被推选进厂,当车间主任。对这份工作,李建华非常珍惜:“高中毕业4年,没机会上大学,就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残缺不全的造纸机好歹凑起来了,李建华才发现,还不懂造纸技术哩!他带领着25名职工到寿光的造纸厂学习。为了省钱,他们帮菜农拔草,在菜窝棚里打地铺。在造纸厂,他们脏活、累活、苦活抢着干,最终打动了师傅们,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拿不到调拨烧碱,李建华就带人去给齐鲁乙烯刷罐,把废碱水拉回来蒸煮麦草;没有氯气,他们跑到青岛化工厂、东营化工厂求人买。切草机坏了,李建华带领职工背着料包往里续;运煤机不转了,他们就背着煤,爬到十几米高的煤斗上,倒进去。凭着这股子劲,本厂生产出的本色书本纸被学生们一抢而光,小厂当年就创造利润10万元,看着这样的成绩单,李建华一点也不觉得累。
1984年,在拆装利津造纸厂不要的两台闲置设备时,由于过度劳累,李建华得了面瘫。医生让他休息,他不听,戴上口罩就去了车间。不能说话,他就写在纸上。拆装机20多天,他写了几千张条子。这两台纸机的投产,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一下子扩大了5倍,实现了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累,一点儿也不怕,李建华最怕的是歧视。在一些会议上,当时的国企同行就向政府告状:“乡镇企业挤占我们的原料,挤占我们的市场!”李建华不服气。他暗下决心:把厂子效益抓上去,不能让人家看不起!
从那时起,李建华养成了6点到厂的习惯。仔细检查出来的纸,看看质量合不合格;打开锅炉出渣口,看看炉渣烧透了没有;抄抄造纸剩下的废渣,看里头纤维多不多……有时,他干脆住在厂里,每天夜里查两次夜。
别的造纸厂只上白班,华泰上三班。从1983年当厂长以来,李建华35年没回家过一个春节,都在工厂和工人们一起包水饺。他说:“当厂长,就是要带着别人干、做给别人看。”
1986年,东营市原来的5家纸厂,就剩下华泰一家了。他们的二手设备也被华泰买来,有的还没有启用。华泰的效益在同业领先,李建华在全省大会上作了“小企业也能高效益”的发言。从此华泰成为山东省的典型,参观、学习的同行纷纷上门。
2000年,华泰在上海上市。李建华带着4个高管从上海敲锣回来,在路边一家餐馆庆祝了一下。几个菜,一盆面条,仅花了42元钱。餐馆老板直埋怨:“这大老板吃饭,还不如开大车的花得多!”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广饶没有铁路,华泰就投资6.5亿,自己修了兴广铁路,2010年通车。这段不长的铁路,跑手续、征地、建设,整整花了8年时间。
2011年,有同事给李建华算过,他创业35年,一共在家呆了8个白天,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作息的70年。
志气:民族纸业打破国际垄断
1999年,华泰销售收入6.7亿元、利润1.8亿元,有了一定实力。李建华瞄准了国际市场。他注意到,中国高端新闻纸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耗费大量外汇,能不能突围?
一家中介告诉他,德国雄高镇汉德工厂有一套新闻纸机准备淘汰。李建华立刻带人去考察。公司负责人连起身都没起身,对旁边的人说:“中国人没有钱,他们只是来游玩参观。”李建华连设备都没看到。
李建华不死心,接连去了7次。只有一次,在与对方视频谈判时,他在屏幕上看到了那台梦寐以求的纸机。它还在正常转着。看来质量没问题,李建华放心了。
这台纸机年产16万吨,李建华估值16亿元,经过艰苦谈判,他4.5亿元就拿下了。机器运到装好,挺争气,一次出纸成功。但是,李建华仍然压力山大:万一国内的报社不认可,销不出去怎么办?
他拿着纸样,挨个报社推销。新闻纸的质量过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大报纷纷采用。李建华这才放了心。
接下来,华泰一口气投资100多亿元,增上了6条新闻纸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国内省级以上媒体市场占有率达70%。上到120万吨时,打破国外垄断的效应显现出来了:进口新闻纸从前几年的每吨8000元直降到每吨4000元,价格砍掉一半。华泰结束了我国高端新闻纸依赖进口的历史,还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的纸机,一个比一个先进。但李建华不单纯依赖设备,他带领华泰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创新产品。正常报纸的克重是48克/平方米,人民日报要求42克/平方米。又薄,又不能透印,华泰创新原料、配方、工艺,做出了这种全球最轻的新闻纸。
近年来,新闻纸需求不振、原料受限,华泰的自主创新能力起了作用。他们把部分新闻纸机转做高端文化纸、高端包装纸、特种纸。因为品质高,华泰的文化纸中标成为党章、十九大报告、十九大系列辅导用书等重大主题出版物专项用纸。华泰的精制牛皮纸被小米手机等厂商用作包装盒;创新开发的低定量、高强度瓦楞纸用于顺丰、EMS等快递包装,加速了包装行业向轻型化转型的进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利用新闻纸机开发的高档建筑模板原纸、果袋原纸,已大量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已申请国家专利。
当年不理李建华的那位德国总裁,后来应邀来访华泰。他说,在华泰,他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改变了对中国人的看法。
正气:勤政廉政, 企业才能无往不胜
华泰不是国企,但是规矩比国企还严。李建华说:“小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文化。勤政廉政,企业才能无往不胜。”
华泰有个特殊的文化:职工涉业务所受钱物必须上交,并将现金额的20%、实物折价的10%奖励给个人。他说:“东西不在多少,是交上来还是拿回家,却是个原则问题。”他自己先后获得政府奖励100多万元,也全部上交了企业。
有的民营老板,挣了钱就挥霍,李建华看不惯。在华泰,没有特权。李建华出差基本没坐过头等舱,没住过五星级酒店,其他高管也这样规定,副总全部没有专车。李建华说,华泰的高管,出国没人买奢侈品,也没人去青岛、海南买房。
李建华的手机号是对全体职工公开的,职工有问题可以直接发短信向他反映。有一次,有个职工被质疑工作出了纰漏,他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李建华。经过调查,李建华发现问题并不出在这个职工身上,于是在每月召开的大会上替他主持公道。
在华泰,每逢重大项目开工,党员都先把党旗插在工地中央,成立临时党支部,对着党旗宣誓。在誓师大会上,观看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革命影片。2008年,在50万吨氯碱项目建设中,职工们在盐碱滩上3个月没回家,生病了就在工地打点滴,头发长了就请理发师进工地理发,三八节期间,公司派车把家人接到工地与他们团聚。
在李建华的心中,社会责任和信誉极为重要。汶川地震时,铁路不通,新闻纸面临断供风险。华泰不惜代价长途汽运送去新闻纸,保证了成都日报等多家报纸正常出报。去年以来,因为关停“散乱污”,纸张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华泰不讲价钱,优先、足额、及时保障了十九大系列辅导用书用纸供应,党建读物出版社专门发来感谢信。
“企业不能光盯着眼前利益,要对社会负责。”李建华说。在环保上,华泰1985年率先从瑞典普拉克公司引进最现代的设备处理污水,花掉了前一年营业收入的30%;2001年先于国家要求,自觉淘汰了草浆造纸。近年来,更是将废纸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泰山学者岗位目标,将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作为科研课题,投资5.8亿元增上了系列设备,目前,华泰基本实现了零污染排放。
现在,华泰已经有1.5万职工。如何避免大企业病,是李建华带队伍遇到的大课题。近5年来,他健全完善机构、压缩后勤管理人员、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为了避免推诿扯皮,华泰让所有高管、集团部门负责人都挂职子公司,下去检查考核、把关堵漏、攻关创效、谈判创效。查出问题罚了款,会给挂职高管一定比例的奖励;查不出来,工资不给你提高。
“做企业家,就要敢想、敢干、敢担当。”李建华说。现在他67岁了,从5年前,他就开始动手将管理班子年轻化,为接班做准备。现在,集团、子公司负责人(上市公司高管)最大的是1975年的,还有不少“80后”。
对年轻一代,李建华不要求他们也不休周六日、不休年初一了。“但是,遇到急难险重的项目,他们还是能顶上去的。”他颇为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