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推荐>正文

旅游业成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和幸福产业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9-04

  积四十年跬步,成万亿级大业

  旅游业成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和幸福产业

  □ 王德刚

  山东的现代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起步。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旅游和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缘到核心,已经成长为对全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和对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着广泛影响的幸福产业。

  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旅游业刚刚起步时,山东旅游还只是地方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补充性、边缘性产业,旅游接待量有限、产业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甚至在经济统计上可以被忽略。但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极具成长性、发展速度很快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我省本身处于沿海开放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现代旅游业一产生便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旅游接待总量和产业规模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状态。

  1978年,刚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时,山东省接待海外旅游人数仅为9000人次,旅游创汇59万美元;而到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达到494.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1.7亿美元,40年分别增长了549倍和5388倍。在国内旅游领域,自1990年开始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内旅游统计,当年接待国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国内收入5.8亿元;到2017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7796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491.5亿元,28年分别增长了33倍和1463倍。

  同时,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由于旅游业本身的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拉动力大等特点,其内部结构也由发展初期的以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为主导的观光产业体系,逐步扩大到涵盖所有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性产业群。从产品种类上看,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A级景区1173家、旅游度假区45家、星级饭店662家、旅行社2217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61个、研学旅行基地156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家、温泉滑雪基地137家、中医药健康基地51家、游艇帆船基地36家、自驾车房车营地70家、低空飞行基地22家、节会旅游项目42个、旅游演艺项目65个、旅游养生养老项目86个……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已经由传统的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行业”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文化、教育、社区和乡村等经济和社会的所有领域。

  当前,通过“旅游+”“+旅游”来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新型开发模式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不仅拓展了旅游产业领域、扩大了旅游产业规模,而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其他产业的附加值和整个社会资源的产出效益。特别是“好客山东”和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山东旅游的知名度,更提高了山东地域文化的美誉度,树立了“山东”和“山东人”的美好形象,使旅游品牌的溢出效应直接给山东和山东人进行了重新定义。

  山东旅游积四十年跬步,已经成长、壮大为支撑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性产业、支柱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达到11.6%,对社会就业总人口的综合贡献率约为10.5%,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700.5万人。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乘数效益。

  另一方面,在旅游产业快速和持续发展、经济贡献不断提高的同时,旅游和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大。旅游的本质是给人带来快乐,在现代社会,旅游是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通过社会教育方式进行人生养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越是发展,旅游越是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四十年来,我省在大力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发挥旅游的社会功能,通过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全面实施带薪休假、博物馆和公共景区免费开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公益旅游活动等,积极促进旅游的公益和公平性发展,让低收入者、贫困人口、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弱势群体也能够有机会参与旅游,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使旅游业成为现代社会的惠民产业、幸福产业。据统计,全省人均出游频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均不足0.2次/年已提高到2017年的人均4次/年,比全国平均数3.7次/年高出0.3次/年。山东省无论是旅游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精品旅游被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十大万亿级强省产业之一。山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推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让旅游和旅游业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和融合力、带动力,以产品提质、产业增效、促进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宗旨,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以“四新”促“四化”为原则,以旅游环境精美化完善、旅游产品精致化打造、旅游服务精细化提升为手段,全面促进旅游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整体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为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

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