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官网承建: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备案证号:鲁ICP备09023866号-50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0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风劲好扬帆澎湃新动能
□ 本报记者 周 艳 袁 涛 本报通讯员 杨云广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39658.1亿元,经济运行“稳、优、好、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等十强产业起势强劲,利润增长迅速;“四新经济”快速成长,前7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8%;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产品产量均增长100%以上……当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全面起势,新动能在广袤的齐鲁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强化使命担当,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今年山东确定了110个省重点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强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前8个月已完成投资7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快于时间进度3.4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以往给人留下“憨大黑粗”印象,但在日照,钢铁行业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日照钢铁,ESP超薄规格产品已升级到0.6毫米,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生产线不仅占用的土地、能耗、劳动力都大大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了50%,效益更是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传统钢铁企业也在刷新“污染重灾区”旧印象,在山钢精品钢基地,厂区清洁无尘,废水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
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日照钢铁产业发展,是山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生动说明走集中集约、创新融合、绿色低碳之路完全可以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不仅是钢铁行业,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山东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十强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山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利润增长27.9%,高端化工产业利润增长10.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9%,旅游消费增幅高于全省社会总消费增幅3个百分点,海洋强省“十大行动”扎实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产业也都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海尔互联工厂通过COSMOPlat赋能,让买家不仅能定制家电还能查生产进度,搭起用户零距离“生态圈”。今年2月,海尔COSMOPlat正式获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以海尔为缩影,山东正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智造、山东速度向山东质量、山东产品向山东品牌升级。今年3月,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 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由我省单位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每年达到100项以上,其中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省财政科技资金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支持。
强有力的支持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加速在山东汇聚。目前,山东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00家,同比增长三分之一左右;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达到203家和85家,跃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山东还吸引来350名“高精尖缺”人才,专门服务“十强”领域。
新动能崛起壮大,离不开基础设施、制度创新、科技教育等要素保障。根据最近印发的《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到2035年,我省将全面形成“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和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济南和青岛到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济南到其他城市2小时通达,省内所有城市3小时通达,济南到全球所有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山东还组建了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推进全省机场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山东铁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竞争力。
唯有坚定不移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凤凰涅槃。山东以制度创新激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强大动力与活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山东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建立评价机制倒逼营商环境改善。9月14日,山东省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26个部门派员进驻,省级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率达到97.5%。目前,全省建设网上政务大厅190个和部门分厅6650多个,5.2万项行政许可和30万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运行。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坚持以人才引领发展,用人才优先引领动能转换,推出“人才新政20条”,擦亮“齐鲁之约”“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三大引才工作品牌,实施六大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以更宽视野、更活机制揽天下英才。财政并不宽裕的青岛市李沧区为吸引海内外院士开出优厚待遇,给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院士们的产品“高精尖缺”,产业化后将带来“核裂变”,这就是新动能的力量。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才正融入山东、扎根山东,汇聚成一股股创新创造、领先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