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官网承建: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备案证号:鲁ICP备09023866号-50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0
眺望深蓝向海图强
山东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张依盟 刘兵
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团队研发的海洋一类创新药物HS971(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近期已经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符合预期。该药物有望成为国际第14个海洋创新药物。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山东因海而立、依海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强省建设非常关心,寄予殷切期望。在参加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他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今年6月12日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他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是山东应有的担当,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今年5月10日举行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所说的,“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山东秉持更宏大和开放的格局,眺望深蓝,向海图强,坚定不移地把海洋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策源地,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海洋发展的高能加速器,出台《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大力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山东担当。
港口是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山东通过推进港口发展一体化、装备智能化、业态高端化、港城发展协同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今年3月,山东打响港口一体化“第一枪”: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组成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的蓝图开始实质推进。
山东社科院院长张述存说,通过这些“大手笔”,山东打破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海、重浅海轻深海、内陆不靠海不吃海等传统观念,以更宏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姿态布局海洋发展。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省委、省政府要求做强做优沿海产业、远海产业、深海产业,形成陆海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我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2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到2028年,这一比重达到26%左右;到203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
高度汇集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是山东在全球竞争中的最大底蕴,也是山东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省最大的信心支撑。山东拥有海洋领域驻鲁两院院士22名,占全国海洋领域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名,占全国同类人员的四成。“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被列为我省海洋强省建设的第一大行动。我省正大力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推动E级超算等重大科学装置落户。
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全省已建设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35座,成为离岸海洋牧场发展的立体空间站。
海洋兴,更要海洋美。当前,山东正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海洋,通过解决海洋环境突出问题、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陆海统筹、湾河共治”,海洋环保思路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去年9月,青岛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与“河长制”有效衔接,确立了“治湾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模式。
山东拥有500多个海岛,如同镶嵌在海域的颗颗明珠,熠熠生辉。6月19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正式获批设立。省委、省政府对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出要按照国家公园标准,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探路子、树标杆。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山东这艘巨轮,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正扬帆向海洋进军,奏响新时代的蓝色交响曲。